瀏覽器建議
親愛的客戶你好,
由於你的瀏覽器版本較低,部分頁面可能會有跑版或功能無法正確顯示的情況。
建議立即升級現有瀏覽器或選用其他瀏覽器:
下載升級 Internet Explorer
下載升級 Internet Explorer
下載 Google Chrome
下載 Google Chrome
下載 Firefox
下載 Firefox

「強幣理財」!難道只能先換外幣準備出國玩?投資理財策略怎麼調整?

最後更新時間: 2022.05.11

從2020年開始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都呈現走弱狀態,但台灣防疫得宜、經濟基本面穩固,加上台商積極回流帶動熱錢持續來台,新台幣出現強勁反轉,2020上半年雖一度因疫情重貶,但下半年卻出現大反轉並重新啟動升勢;根據央行數據,2020年匯價全年狂升5.6%,表現相當強勁,而2021年新台幣升勢仍沒有減緩,全年持續升值2.95%,當年度升值幅度更是超過人民幣高居亞洲貨幣之冠,相對於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等貨幣貶值,新台幣突然之間躍升成為最強亞幣。


而新台幣出現過去20年來長達26個月的最強走勢,這個局面似乎還沒有結束,目前不少機構法人預估,2022年新台幣升勢雖不會如過去二年這麼猛烈,但還是會維持強勢貨幣表現,對投資人來說身處強幣時代當中,該如何調整投資理財策略?甚至是投資心態呢?



強幣時代結束了嗎? 跟投資理財有什麼關聯?

新台幣一路升值的這一段時間,很多人會問新台幣漲勢是否結束,可以趁勢換美金然後等待新台幣貶值,結果是這個趨勢卻是一路延續長達二年多,也讓很多早把新台幣換成美金的投資人等到天荒地老,遲遲等不到新台幣回貶的機會,不過,新台幣變強幣,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的確是有,比較年輕的投資朋友可能不知道新台幣過去曾經有一波從一美元兌換40元大幅升值到26元的超強漲勢,這主要發生在1985年,當時許多年輕的投資朋友可能都還沒出生,但縱橫市場多年的投資人記憶一定很深刻,當時的新台幣貶值到需要以四十塊錢新台幣兌換一美元,但之後隨著國際美元走弱與台美貿易逆差擴大,美國開始施壓台灣必須讓新台幣升值,當時央行則是採取緩慢升值方式,使得國外熱錢大量流入國內,造成當時內需產業例如房市、股市都出現數倍數的大漲,這個匯價升勢則是延續到1989年9月,時間長達四年的強幣走勢,新台幣也升值來到25.5兌一美元,所以老一輩的人常說台灣錢淹腳目,甚至淹肚臍,說的就是那一個時代的景況。


不過,匯價升值階段對於內需產業有利,卻不利於外銷廠商,怎麼說呢,外銷廠商賣出一個產品如果是10塊美金,過去40兌換1美元的狀況下,可以收到400元新台幣,但如果升值到26元兌1美元,那就變成只有260元新台幣,憑空就出現損失,所以像是1990年代、2000年後都出現過的新台幣大幅升值波段,每次外銷廠商都會抗議,擔心產業承受損失而崩潰。

但這一次從2020年以來的升值,幾乎很少聽到外銷廠商抗議的聲音,怎麼感覺好像風平浪靜,主要因為台灣產業轉型成功,結構性改變已經從過去紡織等輕工業轉為現在的高科技產業,對於客戶的報價與議價能力有相當的優勢,不像過去只能默默承受匯兌損失,現在的台灣廠商能夠以產品漲價幅度補過匯兌損失的額度,整體企業獲利還是非常強勁,像是半導體產業訂單能見度甚至長達一年以上,研究機構TrendForce則預估產能爭奪戰最快還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能紓解,大家可以從最近半導體產業供不應求的榮景可以看出一二,當然美國聯準會在今年要開始升息的動作,可能會使得新台幣升值趨勢受到壓力,但新台幣強勁走勢還沒有明顯改變前,投資人也許可以先調整資產配置的心態與策略,暫時不要預設立場覺得強幣時代會很快結束。


Q:新台幣去年成為亞洲最強貨幣,略懂理財的我們,難道只能先換日幣或韓元,準備疫情結束之後出國去玩?是否有更積極一點的策略,可以利用強幣時代,為自己理財多累積一點報酬表現?

A:

一般來講,投資人要利用外匯甚至是換匯作投資,具有相當的難度,除了要對國際經濟情勢與當地國貨幣要有非常了解與把握之外,操作還要留意流動性風險以及交易成本,就會發現其實獲利難度頗高。

舉幾個實際例子:

歐元在2009年的時候,匯價最高是48塊多新台幣才能兌換一歐元,過了5年之後,很多人會覺得歐元已經夠弱了,因為2014年歐元最高的時候也不過是42塊新台幣兌一歐元,看起來已經便宜不少了,那我把資金重壓歐元等待跌深反彈,應該是沒有問題吧,但並非如此。


如果當時你還加碼進場買歐元,撐到現在2022年的時空環境下,現在不過是三十塊出頭新台幣兌一歐元,整整又跌了超過10塊錢!你看差距這麼大,跌幅這麼深,等反彈等到何時呢,投資買入弱勢貨幣萬一更弱,那怎麼辦?


其次,用高利息的眼光來投資貨幣,可以不可以?這時候一定要和大家談一個「交易成本」的問題,有些貨幣因為流動性好、又是全球普遍接受的國際貨幣,交易成本想當然爾是比較低的,例如,美元。以近期台灣銀行的即期匯率來看,投資人買進1美元要花新台幣27.875元,賣出1美元給銀行則是拿回27.775元,這中間減少的0.1元就是交易成本,也就是資金會減少0.36%左右,成本算是非常低的。


回到高利貨幣,以前幾年很紅的南非幣為例,同樣以近期台銀的即期匯率來看,投資人買進1南非幣要花新台幣1.85元,賣出1南非幣拿回1.77元,這中間減了0.08元,也就是減少了4.33%左右。想想看,交易一次的成本要花超過4%,等於新台幣100萬元投資該外幣,成本就超過4萬元,同樣投資美金,成本不到4千元,相差10倍之多!除非你很有把握所謂的高利加上可能的匯兌收益,可以大於4%,否則錢投下去的那一瞬間,等於就是4%的成本飛走了,那可是新台幣定存5年的利息阿。


簡單的小結一下,除非你對自己的外匯走勢判斷很有把握,否則並不建議重押任何單一種外幣。其次,投資人在進行任何投資理財前,都要進行通盤的考量,才能成就目標的報酬率,2022年投資當然也要考慮匯率因素,如區域基金多以美金計價,但投資人要關心的不只美元,而是當地貨幣與新台幣強弱表現,因為這也會造成報酬率上的差異,尤其目前看來新台幣還是相當強勢的態勢下,萬一基金所投資區域的當地貨幣相對弱勢,贖回基金拿回新台幣時,有可能就會影響整體投資報酬。




結論

在面對新台幣強幣時代,我們應該可以調整投資理財策略來應對,對於台幣資產與非台幣資產可以作對應的配搭,來爭取更佳的報酬率,台幣資產當然是我們多數人最大部分的配置,這一塊投資範圍與難易度,投資人應該最為熟悉。


但如果希望進一步利用新台幣相對其他國際貨幣強勢的機會點,把自己資產延伸到國外做配置,實務操作上可能會遇到二種抉擇。


一種是直接以新台幣向金融機構購買國外資產部位的新台幣計價產品,這種產品都是以新台幣計算,投資人管理上會較為方便。

另一種則是由投資人自己先換成外幣,然後再向金融機構購買外幣或原幣投資商品,贖回跟換匯可以分開進行,不會立刻轉換成為新台幣。


但因為投資海外,這兩者其實都會承受匯率差異的損失與收益,不同在於台幣計價的產品,匯兌的差異會反應淨值裡面了,不用自己再去精算清楚,原幣投資的外幣計價商品,則就要在自己贖回換匯時才會出現匯兌差異。


所以如果投資人平常也會有使用到外幣的機會,比如說你常出差,常常會用到美金,或者常有外幣收入或已經有外幣部位,比如海外工作者,可能薪資來源是人民幣,就可以參考原幣投資的方式,減少匯兌的次數與風險,同時也可以做到分散投資的效果,會是蠻不錯的理財規劃。


前往 解鎖從容理財 Podcast 頻道



更多

繼續閱讀
升息讓投資變得更重要!投保投資型保單前必須搞懂的三大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