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建議
親愛的客戶你好,
由於你的瀏覽器版本較低,部分頁面可能會有跑版或功能無法正確顯示的情況。
建議立即升級現有瀏覽器或選用其他瀏覽器:
下載升級 Internet Explorer
下載升級 Internet Explorer
下載 Google Chrome
下載 Google Chrome
下載 Firefox
下載 Firefox

中國政策持續寬鬆,會成為下一個日本?

最後更新時間: 2024.11.26

中國的經濟政策下半年開始重新加速,不僅策略方向大轉彎,而且是接連出招。今年初中國仍強調經濟「穩中向好」,年中卻坦承「經濟發展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在在顯示政府已經開始積極正視現況,這對於全球市場而言,無啻是個樂觀的訊息。然而,中國近期推出的一籃子政策,背後的本質到底為何?這些新政策,又是否真的能如同過去那般扭轉乾坤?


中國寬鬆政策兩大方向:刺激投資、預防風險

一言以蔽之,目前中國經濟政策的主軸就是「寬鬆」,而目前已經推行的政策有兩大方向:刺激投資、預防風險。

「刺激投資」可以說是本次政策的最大目的,除了加大原本就有的政府基建投資以外,其他包含降低利率、推出中小企業減稅方案、降低出口稅率等等,政策幅度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到稅率政策,可以說是全方位無死角。

「預防風險」則是為了預防房地產風險以及金融風險。在降息為主要脈絡的政策敘事下,銀行利差預計將收窄、擠壓利潤空間,萬一爆發房地產或者金融危機,就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因此,中國也同時降低了銀行準備金與存量房貸利率,以減少後續風險。


目前政策偏重「供給端」,尚須改善「需求端」

中國在疫情解封後經濟意外疲軟,並因此推出這一套寬鬆政策組合拳,也讓許多人不禁擔心:中國是否會像 1980 年代的日本一樣,從此陷入「失落的 30 年」?

這當然並非不可能,但我們必須理解兩件事情:第一,日本在 1980 年進入了已開發國家之列,而中國目前仍是開發中國家,從人均 GDP 的角度來說,此時的中國更具備再次成長的空間;第二,美元計價的中國 GDP 雖然確實已見停滯,但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匯率疲軟,若以人民幣計價仍在成長。換言之,中國經濟與日本雖有相似之處,卻有本質差異,還不能輕易下定論。

即使如此,1980 年代的日本所採取的寬鬆政策是以刺激消費為主的「需求端」為核心,例如強化社會福利政策、長期維持偏低的消費稅等,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還是很有學習的空間。中國這輪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完整度確實較過去提高許多,但仍是以「供給端」為核心的計劃經濟模式,恐怕難以解決中長期的經濟問題。市場預估中國政府將持續端出新政策,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備註:

銀行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依據法律或監管要求,保留的一部分存款資金作為保證金,以應對存款人提款需求和日常交易。這些資金存放在中央銀行,旨在確保銀行具有足夠的流動性和安全性,降低系統性風險。銀行準備金率的調整是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應和實施貨幣政策的重要手段。

存量房貸利率:是指現有房屋按揭貸款的利率,適用於已經存在的住房貸款合同。這些利率可以是固定利率,也可以是浮動利率,通常受市場條件和政策變動的影響。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可能會根據經濟狀況和貨幣政策調整存量房貸利率,以影響借款人的還款成本和經濟活動。



體驗試算 體驗試算
繼續閱讀
2020年3月市場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