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聯準會九月降息在即,對於投資人而言,最在意的莫過於金融市場後續的可能變化。首先我們要先瞭解的是:金融市場的走勢,將根植於實體經濟的走勢。當前經濟剛從高通膨回落、勞動力市場也正逐漸降溫,可以說是正好進入了一個轉折的階段。未來的發展,則有兩種可能的方向。
第一,經濟硬著陸
根據過去歷史經驗,聯準會之所以啟動降息救經濟,往往是經濟已經開始出現疲軟跡象的時候。同時,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有遞延效果*、無法馬上扭轉經濟下行的趨勢,因此經濟最終都無可避免地進入衰退,也就是硬著陸。
經濟硬著陸意味著GDP下降、失業率上升、消費下降、企業獲利下降,因此對於股市不利。相對地,債券市場一方面受益於降息,另一方面資金將基於避險因素從股市轉移至債市,此時債市將有較好的表現。
第二,經濟軟著陸
另一種可能,就是經濟在降溫的同時並未過冷,而是停在一個剛剛好的水位:通膨呈現溫和狀態、GDP持續上升、勞動力市場穩定、消費堅挺、企業獲利保持成長動能,這也就是金融市場引頸期盼的軟著陸。
當經濟軟著陸時,債券市場雖然會受益於降息,但股市的表現可能會更好。經濟恢復穩定、重新復甦,對於股市來說是最好的環境。影響股市表現最大的因素就是企業獲利能力,當總體經濟走向復甦期時,企業就會有更多信心擴張投資、同時民眾也有更多信心消費,這就會帶來正向循環,推升企業獲利、進而拉抬股市。
綜合以上資訊,不管未來經濟表現如何,聯準會只要啟動降息,對於債券市場就是有利的環境。事實上,近期債券市場已經開始反映降息預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但對於股市而言,則會因為後續經濟表現而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過去硬著陸之前,就業市場只要開始顯著降溫、消費市場就會顯露疲態,但這次並非如此。目前金融市場認為本輪經濟週期比較可能走向軟著陸,主要原因是:就業市場在降溫的同時,消費市場仍然展現出相當強大的韌性。
然而,即使目前金融市場認為軟著陸的機率較大,建議投資人還是要保持戒慎的態度。過去聯準會在降息之後,往往都可以看到經濟突然惡化的現象,因此未來每個月的經濟數據都會影響股市信心。處在目前這個經濟轉折點,投資人不妨增加債券部位,並且斟酌未來經濟變化投入股市。
*備註
貨幣政策遞延效果:央行實施貨幣政策後,其影響不會立即顯現,而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經濟活動中完全反映出來。遞延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多種因素,如政策工具的種類、經濟環境和市場反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