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建議
親愛的客戶你好,
由於你的瀏覽器版本較低,部分頁面可能會有跑版或功能無法正確顯示的情況。
建議立即升級現有瀏覽器或選用其他瀏覽器:
下載升級 Internet Explorer
下載升級 Internet Explorer
下載 Google Chrome
下載 Google Chrome
下載 Firefox
下載 Firefox

長天期外幣定存的四大風險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9.04

這兩年美元匯率非常強勢,2022 年初時美元兌換新台幣匯率還在 27.5 左右,如今已經來到 32.7,漲幅將近兩成。不論投資老手或者新手,在這段期間很可能都換了一些美元。畢竟,除了美元匯率持續強勢以外,新台幣定存 2% 左右、美元定存卻有 5% 左右,這時候不換一點美元好像都對不起自己。

不過,在存美元定存時,你是否也像存新台幣定存一樣,直接挑存期限長、利率高的方案呢?如果你覺得外幣定存跟新台幣定存沒有什麼差異,小心反而可能會吃虧!這是因為,越長天期的外匯,就越難判斷到期時的情況,容易因為各種情況而產生虧損。以下是長天期外幣定存到期時,可能產生的四大風險。


第一,匯率風險:如果要換回新台幣,可能有匯損

許多人在選擇外幣定存時,往往只看見高於新台幣定存的利率,卻沒有注意到匯率問題。舉例來說,假設你在匯率 32 的時候換了 5% 的美元定存,一年後雖然你賺到 5% 利息,但此時的匯率可能已經跌破 28,整體而言反而虧損。「賺了利差、賠了匯差」,這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再投資風險*註。


第二,利率風險:外幣定存利率可能已經下滑

你可能會想,只要定存到期的時候,不把外匯換回來、直接讓定存續約不就好了嗎?這確實也是一種可行的做法,不過問題在於:此時的定存利率方案很可能也已經下滑了。例如,現在的美元定存利率是 5%,可是一年後到期時,定存利率卻降至 2%。也許定存利率仍略高於新台幣定存利率,可是這個報酬率就不太具有吸引力了。


第三,流動性風險:外匯難以直接購買其他金融商品

由於在台灣的各種金融商品都是以新台幣計價,因此,假設無法直接轉定存、又不想換回新台幣,可選擇的其他金融商品會明顯少很多。如果是美元可能還稍微有些選擇,如果是日元或者其他貨幣,那就可能沒有太多定存以外的選擇。


第四,再投資風險:到期之後如果沒有決定資金使用方式,就得承受幾乎零利率的外匯活存

外匯活存對於銀行來說幾乎沒有辦法放款,銀行只能代替客戶保管,因此也幾乎無法提供利率。換言之,到期前如果投資人沒有想好要如何處理這筆資金,到期後將轉為沒有利率的活存,等於是迫使投資人非做決定不可,這對投資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其實,定存、債券等具有「期約」特性的金融工具,都有再投資風險;然而,外匯相對於本國貨幣,流動性相對更低一些,因此對投資人來說壓力會更大。

對於投資新手來說,將一部分資產配置在外匯上絕對不是壞事,但如果是定存,建議盡量不要挑太長期,否則很容易因為再投資風險而讓自己陷入兩難局面。另外,也建議投資新手可以挑選外幣計價的ETF或者基金之類、沒有期約特性的金融商品,除了能避免再投資風險以外,也更能分散投資。

*備註:
再投資風險:債券持有者將付息日收到的利息收入、到期日時收到的本金加利息,再用來投資所得到的報酬,可能會低於當初購買該債券時的收益率。 因此,債券付息日以及到期日,都會讓投資者面臨再投資風險。




體驗試算 體驗試算
繼續閱讀
為什麼物價會上升?談通膨的成因與影響